2006年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回顾及行业发展前景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再造金属产业作为循环经济建设的最重要领域获得了相当大发展,产量快速增长较慢、技术工艺变革显著、产业集中于区域和重复使用交易市场的发展减缓。同时,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再造金属产业的推崇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更为不利于产业的身体健康发展。再造金属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环境更进一步向好为希望废杂金属进口、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造金属分会建议,从2006年1月1日起,国家中止了废杂金属的进口关税。
面临多年不存在的重复使用利用企业税赋失衡问题,再造金属分会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交流。2006年3月,再造金属分会协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委回应进行了调研,2007年新的增值税政策将不会实施实行。2006年,国家对"两高一资"类产品实行宏观调控,由于再造铝归属于并未锻轧铝合金,商品出口税则号与原生铝合金同属一个税则号,因此,再造铝的出口屡受政策调整的株连。
为此,再造金属分会多次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和涉及企业代表积极开展了专题研讨,并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关于催促证实再造铝行业不属于国家重点调控的"两高一资"行业的报告》。国家主管部门的涉及负责人具体回应,大力发展再造铝产业是解决问题我国铝资源短缺对立的根本途径,同时也合乎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建设的大政方针。在2006年11月3日商务部施行的《加工贸易禁令类商品目录》中废置铝的加工贸易没被列为禁令目录。
过去的一年里,国家之后成立了循环经济样板项目国债专项资金,希望和反对再造金属产业的发展。由再造金属分会引荐的13个再造金属产业项目参与了评审,涉及企业将取得将近亿元的国债资金反对。在新的一年里,科技部将在"科技承托计划"中专门成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项目,通过对再造金属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和研发,增进产业升级,减缓有色金属行业循环经济建设速度。产业身体健康稳定发展1、产量更进一步快速增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造金属分会统计资料,2006年中国再造有色金属的总产量超过453万吨,比2005年快速增长21%。
其中再行生铜168万吨、再造铝235万吨、再造铅39万吨、再造锌11万吨,与2005年比起,分别快速增长18%、21%、39%和29%。据中国海关统计资料,2006年1~11月我国共计进口废旧有色金属613.7万吨,比2005年同期快速增长2%。其中含铜废料448万吨、不含铝废料159万吨、含锌废料6.7万吨,折算成金属量分别为70万吨、127万吨和4万吨。
比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快速增长1%、3%和4%。2、产业节能降耗显著2006年中国再造有色金属产业总节约能源2568.3万吨标煤,其中再行生铜559.4万吨标煤、再造铝1927万吨标煤、再造铅53万吨标煤、再造锌28.9万吨标煤。总节水14.9亿吨,其中再行生铜12.3亿吨、再造铝1.6亿吨、再造铅0.87亿吨、再造锌0.16亿吨。
较少废气固体废物12亿吨,其中再行生铜7.06亿吨、再造铝0.68亿吨、再造铅3.8亿吨、再造锌0.49亿吨。较少产生二氧化硫41.3万吨,其中再行生铜23.5万吨、再造铝14.1万吨、再造铅2.34万吨、再造锌1.32万吨。
3、产业规模更进一步发展2006年产量超过5万吨以上的再造铝企业有4家,分别是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怡球金属(太仓)有限公司、福建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和浙江万泰铝业公司;产量为1~5万吨的企业有30多家;年产量在5000~10000吨的企业依然是再造铝行业的主流。2006年追加的再造铝生产能力大约30万吨,开建的再造铝生产能力还有30万吨。2006年再造铝生产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水平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怡球金属(太仓)有限公司、万泰铝业江西公司和上海中荣铝业有限公司都早已用于了以提升铝回收率、减少烧损的永磁加热设备和技术。
永磁加热设备的用于,将使中国再造铝的冶炼回收率提升2~3%。上海中荣铝业有限公司使用自主创新的三室反射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006年,再行生铜产业发展势头也很好。由于2006年国际市场铜价仍然居高不下,浙江和广东等地的一部分小规模的再行生铜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和外用风险能力严重不足,被迫转产或投产。而规模较小的企业经济实力较为实力雄厚,市场外用风险能力较为强劲,虽然也受到一定影响,但还是从高价位的市场中顺利的一挺过来了。国际市场铜价因素的影响,加快了不具规模效益的小企业的出局,不利于再行生铜产业结构调整。
2006年再行生铜产业发展的另一特点,是工艺技术水平提高迅速,废杂铜加工利用水平和废金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2006年利用废杂铜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家,分别是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利用废杂铜5~10万吨的企业有8家。作为再行生铜行业的龙头企业--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又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公司2006年必要利用杂铜40万吨,工业产值约200多亿元人民币。山东金升集团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的一支新兴力量。近年来,集团陆续被涉及部门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样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又一次选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劲行列,集团董事长王景连作为中国再造金属产业的*代表荣获山东省2006年"创业十杰"称号。2006年中国再造铅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再造铅产业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融资收购步伐减缓,二是原生铅企业乘机转入再造领域,大力专门从事废置铅酸蓄电池的重复使用利用。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扩大了原本的生产能力,再造铅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产量约7万吨。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利用具备自律研发知识产权的SKS精铅法处置废置铅酸蓄电池,是作为国有原生金属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回头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重要措施。2006年中国再造锌行业辈出了常州华杨锌业有限公司,目前重复使用处置电弧烟尘废置锌的生产能力已超过10万吨,其氧化锌、次氧化锌等产品和处置后的废渣漆市场供不应求,公司重复使用处置电弧烟尘的发展方向也空缺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可以说道是确实的循环经济处理方式。2006年中国再造金属产业发展的另一特点,是产业产于的大规模移往。
2006年,由于浙江、上海等地区对废旧物资行业的增值税发票全部停驶,使以国内废金属为原料的再造金属企业无法从国内市场订购到充足的原料。但是,同时国内各省市的政策不统一,像江西省、四川省等部分地区依然继续执行原本的产业政策,回收公司依然需要对外出示抵扣发票,所以原本在浙江、上海的许多再行生铜、再造铝的生产企业为了取得足额抵扣发票,争相移往到四川、江西等省市。4、进口废金属报废园区发展稳定2006年进口废金属报废园区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反映在进口园区数量的减少和园区进口废金属量的减少。实施"圈区管理"是中国对进口废金属报废行业管理的方向。
到2006年年底,中国进口废金属报废园区共计发展到10家。但是,近几年中国对进口报废园区的设施政策和管理措施仍然较为迟缓,对园区的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2006年有32家企业转入园区报废,使区内企业超过80家。
2006年报废量预计超过100万吨,其中废铜40万吨、废置铝20万吨、废铁16万吨、橡胶塑料24万吨。宁波再造金属资源加工园区早已踏上长时间发展的轨道,运营*稳定,年报废加工能力155万吨。2006年前3个季度已加工再生资源近80万吨,产值约40多亿元,预计2006年的产值平均60亿元。台州再生资源加工区的发展也迅速。
台州市专门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超过230多家,其中,六类、七类废物进口报废利用的企业超过43家,区内报废工场50多个。2006年前三季度,报废重复使用企业销售额约200多亿元。福建全通资源再造工业园从2005年开始进口废金属展开报废后,2006年前三季度进口量相似1万吨。
同时,园区的面积有了不断扩大,整个园区面积超过5400亩。烟台资源再造加工示范区到2006年9月为止,园区总建设面积6.67平方公里,规划为生产加工区、监管服务区和污染处置区等三个区。有数60家企业在园区登记,企业总注册资本超过1.7亿美元。
5、国内再生资源重复使用交易市场产业链有所伸延2006年国内再生资源重复使用交易市场*大的发展就就是指废旧物资的集散地功能向原料的生产和产品的深加工方向伸延。山东临沂华东有色金属交易城自2005年竣工运营以来,有数700多家商户进驻,市场完全正处于饱和状态。
目前废旧有色金属每天成交量约3000多吨,到2006年9月份,华东有色金属城共交易废杂铜25万多吨、废置铝20多万吨,废置铅13万吨。河南长葛也是国内主要的废旧物资重复使用交易市场之一。2006年前三季度,长葛市专门从事重复使用、报废的各类企业超过2000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有42家,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
2006年重复使用交易的废金属量约40多万吨,交易金额40多亿元。长葛市的废旧金属重复使用交易市场也大大向中间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方向发展。2006年铜杆、铜材产量约3万吨,铝合金锭、铝型材约6万吨,处置的废置铅酸蓄电池约4万吨。
湖南省郴州市的重复使用产业主要以永兴县为代表,专门重复使用金和银等不含贵金属的废料和冶金渣,如铅锌矿的尾渣、出厂的胶片以及荒废的显影液和定影液等。2006年前8个月永兴县生产白银1070吨、黄金3.6吨和其他有色金属10.2万吨,构建产值48亿元。郴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整体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了5平方公里,有数专门从事综合重复使用的企业10家,重复使用的金属品种还包括金、银、钨、锡、铋和钼等10多个品种。
6、循环经济试点的发展获得了良好效果2006年,再造金属领域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的发展获得了良好效果。2006年湖南汨罗再生资源重复使用交易市场发展迅速。2006年前三季度,园区废旧物资重复使用交易量约60万吨,交易额约50亿元。
到目前为止,全市再生资源加工型的规模企业有数65家,年工业增加值约32亿元,可行性构成了铜材、铝制品、不锈钢和塑料重复使用加工四大板块,年加工能力为废铜6万吨、废置铝8万吨、废置不锈钢3万吨和废塑料15万吨。河南豫光金铅集团于2006年5月举办了10万吨再造铅分选工程奠基仪式,这标志着豫光金铅在被国家六部委牵头审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后,在发展循环经济、回头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又行进了一大步。江苏春兴合金公司于2006年同新加坡胜科环境管理公司合资正式成立江苏春兴胜科集团,重点在中国发展废置铅酸电池的重复使用和加工业务。
新的公司2006年底全面投放运作,预期一年可产31.5万吨铅及铅合金,将沦为亚太地区*大的再造铅企业。天津大通铜业公司2006年的发展也很好。2005年被选为循环经济试点后,根据试点方案,2006年早已开始建设电解液净化系统和阳极炉渣的处置系统。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新厂房于2005年年底全部投入使用,公司年产能超过30万吨。
新建生产线全部使用永磁加热技术,使废置铝的冶炼回收率大大提高,冶炼能耗也有所上升。公司还研究研发了铝灰渣处置系统,解决问题了再造铝产业的难题。国际合作和影响更进一步不断扩大由于市场需求强大,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已沦为世界有色金属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的再造金属产业在世界再造金属产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国际重复使用局(BIR)国际重复使用大会首次在北京开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造金属分会不应大会邀,在会上做到了《中国对有色金属资源的市场需求现状和预测》的报告。
报告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注目。2006年11月7~9日由再造金属分会的组织的"第六届再造金属国际论坛"在浙江省台州市顺利开会,论坛之后使用会议与会展同时展开的方式,获得了与会代表和业界朋友的完全一致赞誉。在这次会议中,与会代表约1126人,其中还包括来自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1036名企业代表,国家部委及省市的30多名领导以及60多名新闻媒体界代表。
多达,会议期间,中外商家达成协议的再造金属交易量近3万吨,贸易成交额约5亿元,会议规模和商务成交量为历届会议之*,目前,"再造金属国际论坛"已沦为全球再生资源行业三大品牌会议之一,相反国际化、战略化、多元化的目标迈向。2006年11月19日由英国金属导报主办的第14届国际再造铝会议在匈牙利大城布达佩斯顺利开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造金属分会不应会议主办方的邀,在会上不作了《中国再造铝产业发展现状》的报告,国际反响很好。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中国再造金属产业——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早已打开,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携手并肩,联合建构再造金属产业更为美好幸福的明天!。
本文关键词: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2006,年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回,顾及,行业
本文来源: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www.xacoolpin.com